Taproot Consensus:比特幣原生技術集大成的Layer2解決方案

比特幣技術創新的集大成之作:深度解析 Taproot Consensus 技術方案

2024年5月20日,一個比特幣Layer2開發團隊發布了名爲《Taproot Consensus:一種去中心化的BTC Layer2解決方案》的技術黃皮書。該文詳細闡述了Taproot Consensus的實現方式,以及如何利用施諾爾籤名、MAST、比特幣SPV節點等比特幣原生技術來構建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BTC Layer2解決方案。

通讀全文後,可以感受到這個Taproot Consensus方案確實是比特幣原生擴展技術的集大成者。它並未對比特幣的代碼做任何修改,而是巧妙地整合了比特幣的幾項核心技術,思路清晰,結構精巧。

在深入解讀黃皮書之前,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比特幣的技術發展歷程,以便理解Taproot Consensus是如何從比特幣的演進脈絡中應運而生的。

一、比特幣技術發展回顧

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聰發表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論文,正式提出了比特幣的完整技術實現方案。論文第八章提到了SPV (Simple Payment Verification) 解決方案,即簡單支付驗證,這是一種無需運行比特幣全節點,僅需保存區塊頭就能驗證支付的技術手段。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赫爾辛基的一臺小型服務器上挖出了創世區塊,標志着比特幣正式誕生。值得注意的是,在比特幣的初始代碼中,中本聰使用了橢圓曲線籤名技術(ECDSA),而非更適合比特幣的施諾爾籤名技術。這是因爲當時施諾爾籤名尚未開源,仍在專利保護期內。

2018年,經過多年的反復驗證,比特幣核心開發者Gregory Maxwell等人正式提出BIP,建議將施詩諾爾籤名引入比特幣網路。

2021年11月14日,比特幣完成了Taproot升級,施諾爾籤名正式被納入比特幣網路,比特幣開啓了全新的去中心化多重籤名時代。除了施諾爾籤名,Taproot升級還引入了MAST(Merkelized Abstract Syntax Trees),即默克爾抽象語法樹,這是一種賦予比特幣類似智能合約功能的技術。

施諾爾籤名可以將比特幣的多重籤名地址擴展到1000+,而MAST則可以通過比特幣程序來驅動施諾爾籤名地址進行多重籤名。因此,施諾爾籤名與MAST的結合,可以實現無需人工籤名,而是通過比特幣代碼指令驅動的去中心化比特幣多重籤名網路。

這意味着比特幣可以以去信任的方式突破一層的限制,在第二層實現更復雜、更豐富的業務場景。而Taproot Consensus解決方案,正是對比特幣從2008年至2021年這13年技術迭代的集大成。

二、Taproot Consensus解決方案概述

Taproot Consensus技術黃皮書開篇指出:比特幣網路的非圖靈完備性質限制了其直接實現類似以太坊Rollup的Layer2擴展方案。比特幣網路的腳本合約層只能進行簡單的轉帳操作,無法支持更復雜的智能合約功能。因此,僅從比特幣腳本層面構建Layer2擴展方案是不可行的。

這段描述高度概括了比特幣網路的非圖靈完備性,以及比特幣腳本合約只能執行比特幣轉帳操作的特點。因此,比特幣擴展的正確方向不是在比特幣一層網路上做文章,而是要利用比特幣現有的能力,構建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比特幣二層擴展方案。

Taproot Consensus正是將比特幣的Taproot技術(Schnorr籤名和MAST)、比特幣SPV輕節點以及BFT PoS共識機制融合在一起,構建出了一個去中心化且高度一致的Layer2網路。

三、Taproot Consensus架構詳解

Taproot Consensus總共由Schnorr+Mast、Bitcoin SPV和Aura+Grandpa三部分組成。

Schnorr+Mast利用比特幣Taproot升級帶來的這兩項原生技術進行組合,可以實現比特幣的去中心化多重籤名管理,且無需通過人工籤名,而是使用比特幣代碼來驅動。

那麼,誰來驅動這些代碼?答案是通過二層網路達成的共識來驅動。

二層網路如何達成共識,以及這些共識如何與比特幣一層實現狀態同步?這就是Bitcoin SPV+BFT POS共識(Aura+Grandpa)的作用所在。

Bitcoin SPV是中本聰提出的簡單支付驗證方式,無需運行全節點也可以同步和驗證比特幣交易。這一特性使得Taproot Consensus能夠在完全去中心化的環境下,無需任何許可,同步BTC狀態。

Aura+Grandpa是一種較爲通用的實現拜佔庭容錯的高級PoS共識協議,通過分布式協議確保網路節點的高度一致性。

總結Taproot Consensus三部分的運行原理:在系統中,每個驗證者均持有一個用於Schnorr籤名的BTC私鑰。Schnorr籤名的特性使其能夠實現高效的籤名聚合,從而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效率。通過Musig2多重籤名方案生成的聚合公鑰Pagg,形成了一棵大型MAST樹。

在MAST樹的根哈希值生成後,驗證者通過向MAST樹生成的門限籤名地址進行BTC轉帳和銘刻操作,實現BTC主網向二層網路提交數據的功能。同時每個驗證者均作爲Bitcoin SPV輕節點,使其能夠安全且無許可地同步BTC網路狀態。

簡而言之,Taproot Consensus在比特幣一層使用Schnorr+Mast構建去中心化的BTC多重籤名管理,二層運行Bitcoin SPV節點網路。以某個二層網路爲例,其全部運行比特幣SPV節點,這些節點可以同步比特幣一層的數據狀態,從而實現二層網路和比特幣一層的信息同步。爲了保障二層網路的安全可信,該方案將比特幣SPV節點網路和Aura+Grandpa融爲一體,即讓比特幣SPV節點網路具備了BFT共識層面的安全級別。這意味着,管理二層網路資產的不是某些多重籤名人,而是依靠BFT共識來驅動,從而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

四、其他技術細節

除了上述技術框架外,Taproot Consensus黃皮書還詳細解釋了施諾爾籤名、MAST、比特幣SPV輕節點、Aura+Grandpa等技術的實現細節。對於想學習和了解比特幣最新技術的人來說,這份黃皮書是一個非常全面且詳細的學習資料。

此外,黃皮書還詳細解釋了Musig2的實現過程,以及與其他知名BTC Layer2項目的區別。例如,某個項目的底層技術結構是基於tBTC協議。tBTC利用比特幣多重籤名構建了一個門限籤名網路,這種結構相比傳統分布式網路而言,具有較強的一致性。

然而,tBTC仍是一個需要9人籤名的多重籤名人網路。要想真正實現不依靠人而是依靠共識驅動,則需要將多重籤名網路與BFT PoS(拜佔庭容錯權益證明)共識機制相結合。這也是分布式網路和區塊鏈的區別,分布式網路強調分布式,但缺乏拜佔庭容錯的共識,而區塊鏈雖然也是一個分布式網路,但依靠拜佔庭容錯共識來驅動,因此是真正去中心化的網路。

Taproot Consensus方案採取了這種更爲先進的設計。通過結合Schnorr籤名、MAST、比特幣SPV輕節點以及Aura和Grandpa拜佔庭容錯共識機制,構建了一個高度一致性和安全的去中心化Layer2擴展方案。這種融合不僅提升了比特幣網路的擴展性和可用性,還確保了二層網路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總結

這份技術黃皮書系統且全面地描述了Taproot Consensus的實現方案和技術細節,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完全基於比特幣原生技術構建的比特幣二層解決方案。

Taproot Consensus不僅尊重和繼承了比特幣原有的技術方向,同時還結合比特幣歷次升級帶來的技術進行組合式創新,是真正意義上的比特幣原生擴展技術的集大成者。

隨着比特幣生態的不斷發展,人們將逐漸意識到,真正去中心化的比特幣二層解決方案是比特幣生態發展的必經之路,而Taproot Consensus這種解決方案將真正大放異彩。

比特幣原生拓展技術集大成者:BEVM技術黃皮書全面解讀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9
  • 分享
留言
0/400
社区打工仔vip
· 1小時前
终于等到btc上L2了!
回復0
小财迷001vip
· 13小時前
这个币有啥用,还不是废品
回復0
ZkSnarkervip
· 15小時前
其实他们是多么优雅地从原生btc启动了这一切...说实话,比那些zk rollup的伪装者要好得多
查看原文回復0
TokenVelocityvip
· 15小時前
牛逼啊 三年磨一剑终于等到这个!
回復0
WhaleMistakervip
· 15小時前
Layer2真有搞头诶
回復0
空投疯子老王vip
· 15小時前
早说啊 看来又可以嗮空投了
回復0
Crypto金矿vip
· 15小時前
btc算力网络走势证明这是最优布局窗口期
回復0
智能合约探险家vip
· 15小時前
又又又来洗Layer2了
回復0
MetaMiseryvip
· 15小時前
有点儿东西呀这方案
回復0
查看更多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