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DAO治理新機制:解析憤怒退出的本質與誤區
"憤怒退出":DAO治理中的保護機制
在DAO領域,"憤怒退出"(Rage Quit)是一個逐漸引起關注的概念。隨着DAO的發展,一些組織面臨分叉、創始人離開甚至清算的情況,使得這一術語越來越常見。然而,對"憤怒退出"的理解存在許多誤區,甚至一些專業媒體也經常誤用這一概念。
概念起源
2019年以太坊丹佛大會上,Moloch v1協議問世,這是一個用於創建捐贈型DAO的簡潔協議。與其他復雜的DAO系統相比,Moloch v1的核心代碼僅有400多行,使得資金匯集和管理變得簡單高效。
在DAO治理中,少數派意見難以避免。通常採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但這可能導致多數派濫用權力,損害少數派利益。爲解決這一問題,Moloch協議引入了"憤怒退出"機制。
"憤怒退出"的實施
當成員反對某項提案但未能阻止其通過時,Moloch協議提供了7天的寬限期。在此期間,反對者可以選擇"憤怒退出",在提案執行前取回自己在合約中的剩餘權益。
"憤怒退出"的關鍵特點包括:
值得注意的是,"憤怒退出"要求成員對DAO財庫有直接、可追溯的投入。如果成員未向財庫注資,則無法執行此操作。
協議演進
Moloch v1協議取得成功後,開發團隊推出了Moloch v2,增加了支持共同投資等功能,拓展了應用範圍。這引發了投資型DAO的熱潮,如The LAO、Flamingo和MetaCartel等項目應運而生。
投資型DAO的"憤怒退出"機制比捐贈型更爲復雜。它需要考慮已投資項目的股權或代幣權益,涉及歷史權益的確認和拆分。不同協議和變種在細節上有所差異。
常見誤解
許多人對"憤怒退出"的理解存在誤區。大多數DAO的結構和運作方式並不滿足實施"憤怒退出"的條件。許多DAO成員並未直接向財庫注資,因此成員資格與財庫餘額無直接關聯。
這類似於公司員工辭職或股東賣出股票的情況。他們可以退出,但通常無權提取公司資金。即使是DAO創始人提議"憤怒退出",也多是各方協商的結果,除非其權益與財庫資金有明確對應關係。
Nouns DAO是個特例,它經歷分叉後的新合約支持了類似"憤怒退出"的功能。這主要是因爲Nouns本質上更接近捐贈型DAO,每次NFT拍賣都爲財庫帶來可追蹤的資金。
結語
"憤怒退出"概念的演變反映了技術與文化的交融。它不僅是一種制度創新,更代表了對自由、公正和共同體權益的探索。作爲去中心化組織模型的一部分,"憤怒退出"機制爲未來數字社會的運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