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導致20億美元加密貨幣損失的5大智能合約漏洞是什麼?
智能合約漏洞導致2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損失
2025年第一季度,由於智能合約的漏洞,加密貨幣損失出現了令人震驚的激增,數字資產用戶損失了大約20億美元給黑客。這與2024年同期相比,損失幾乎翻了一番,呈現出戲劇性的增長。訪問控制缺陷成爲主要攻擊向量,佔總損失的驚人16.3億美元。
| 黑客類型 | 損失金額 (Q1 2025) | 總體百分比 | |-----------|-------------------|-------------------| | 訪問控制缺陷 | $1.63億 | 81.5% | | 其他漏洞 | $370百萬 | 18.5% | | 總計 | $20億 | 100% |
Bybit交易所的漏洞事件被認爲是最具破壞性的安全事件,導致14.6億美元的資金被盜。這次攻擊佔該期間所有加密貨幣損失的近73%。安全公司Hacken報告稱,在2025年上半年,黑客實施了334次攻擊,累計損失達到24.7億美元,已經超過了前一整年的數字。訪問控制攻擊的持續主導地位突顯了改善安全實踐和加強代碼審計的緊迫需求,尤其是隨着Web3應用程序日益復雜和有價值。
五大被利用的漏洞:重入攻擊、溢出/下溢、訪問控制、前置交易和邏輯錯誤
智能合約安全在區塊鏈生態系統中仍然至關重要,攻擊者始終利用五種關鍵漏洞。重入攻擊,如2016年DAO黑客事件中所示,當合約在更新內部狀態之前進行外部調用時發生,從而允許遞歸性地耗盡資金——導致約6000萬美元的ETH被盜。整數溢出/下溢漏洞在算術操作超出變量大小限制時呈現出重大風險,導致合約行爲異常。
訪問控制漏洞代表另一種持續的威脅,在OWASP的智能合約漏洞列表中排名第一,原因是未經授權的管理員操作和私有函數漏洞。前置攻擊利用區塊鏈的透明性,惡意行爲者觀察待處理交易,並插入自己的交易,支付更高的燃料費用以優先執行,從而操縱市場條件或竊取機會。
邏輯錯誤,也許是最根本的漏洞,源於商業邏輯實施中的缺陷。這些錯誤可能表現爲計算錯誤、狀態轉換不正確或驗證檢查不當。這些漏洞的後果是嚴重的,以下是相關安全漏洞數據的示例:
| 漏洞類型 | notable 事件 | 平均損失 (美元) | |-------------------|-------------------|-------------------| | 重入攻擊 | DAO 黑客 (2016) | 60,000,000 | | 訪問控制 | 多個DeFi黑客攻擊 | 15,000,000 | | 邏輯錯誤 | 各種協議 | 22,000,000 |
專業的安全審計對於在部署之前識別這些漏洞仍然至關重要。
集中式交易所持有用戶資金仍然是一個顯著的風險因素
集中式加密貨幣交易所由於其托管模式,在數字資產生態系統中存在持續的風險向量。當用戶將資金存入這些平台時,他們實際上放棄了對私鑰的控制,這造成了一個單點故障,可能使數百萬美元面臨潛在威脅。最近的安全漏洞證明了這種脆弱性,黑客攻擊交易所基礎設施,而不是必須妥協個別[wallets]。
這些交易所的問責框架在許多司法管轄區仍然不夠充分,使用戶在事件發生時的救濟選擇有限。盡管在安全措施上進行了大量投資,但持有大量用戶資金的交易所仍然吸引着復雜的攻擊,最近的高調泄露事件證明了這一點。
| 風險因素 | 影響 | 現實世界證據 | |-------------|--------|---------------------| | 安全漏洞 | 直接經濟損失 | 多次交易所黑客攻擊導致數十億損失 | | 托管控制問題 | 用戶失去資產自主權 | 私鑰由第三方控制 | | 監管不確定性 | 用戶保護有限 | 各司法管轄區的監管不一致 |
這種集中化模型根本上與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前提——去中心化和用戶主權相悖。隨着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在探索提供自我保管選項的去中心化替代方案,從而減輕將資金托付給可能面臨操作、安全或甚至欺詐挑戰的集中實體所固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