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0年期債券收益率突破3%——這對比特幣意味着什麼

關鍵洞察

  • 日本3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首次突破3%,這是數十年來的首次。
  • 此收益率激增可能是由於國內財政政策擔憂以及美國對日本進口商品提高關稅所致。
  • 日本收益率上升可能會收緊全球金融條件,並減少對風險資產的 appetite。
  • 盡管存在這些問題,比特幣表現出驚人的韌性,目前交易價格約爲$108,000,經歷了最近的下跌。
  • 投資者應關注日本即將舉行的20年期國債拍賣和MOVE指數,以獲取比特幣未來走勢的指示。

日本的債券市場曾經與穩定和超低利率同義,但現在突然成爲全球投資者焦慮的來源。

在7月8日,日本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突破了3%,這是數十年來未見的水平。

這一事件引發了金融市場對可能出現流動性緊縮的擔憂,以及這對比特幣等風險資產可能意味着什麼。

正如市場繼續對國內政治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組合作出反應,日本的債券收益率飆升可能並不是一個孤立事件。

這對加密行業意味着什麼。

收益激增引發關注

日本3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三天內漲超過30個基點,令市場感到意外。

根據TradingView的數據,收益率飆升至3.065%,而4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漲近15個基點,達到3.36%。

這是自2023年5月以來,30年期收益率首次突破3%大關,也是自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種激增的一個可能原因是人們對日本財政政策的持續擔憂。

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政府目前面臨壓力,因爲國家即將迎來參議院選舉。

他的現金補貼提案受到了反對派的強烈抨擊,反對派則主張減稅。

與此同時,特朗普總統最近宣布對日本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這無疑火上加油。

全球漣漪效應

日本債券市場問題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其邊界。

幾十年來,日本通過積極的貨幣寬松和收益率曲線控制維持超低利率。

這使得日本債券成爲全球借貸成本的最大支柱之一,甚至使得日元成爲套利交易中最受歡迎的融資貨幣。

然而,最近,日本慢慢開始解除其寬松的貨幣政策。

這一變化已經導致國內收益率上升,並且現在開始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影響。

根據分析師的說法,這一收益率飆升可能會加速美國國債和其他大型赤字的發達經濟體的類似舉動。

如果那種情況發生,利率波動將會上升,甚至可能導致在對風險資產的需求降低的情況下,金融條件收緊。

比特幣與黑天鵝敘事

日本債券市場的這一突發變化讓一些分析師開始懷疑它是否會引發更大範圍的市場修正。

他們想知道這是否可能會引發加密市場的“黑天鵝”事件。

日本30年期國債收益率首次突破3%,這是幾十年來的第一次。這聽起來可能不那麼戲劇化……但這是一個重要信號,”市場分析師BitBull表示。

現在利率上升,這意味着資金可能會在各個方面開始收緊。流動資金減少 = 對風險資產如BTC和山寨幣的壓力增大。”

歷史上,流動性在比特幣的繁榮週期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日本廉價資本支持了全球的冒險行爲,包括資金流入數字資產。

然而,如果借貸成本繼續上升,投資者可能會從投機市場撤回。

這很可能是導致當前加密貨幣牛市結束並迎來下一個熊市的原因。

比特幣可能有一線生機

盡管存在宏觀經濟問題,比特幣卻出人意料地保持穩定。截至撰寫時,這種加密貨幣的交易價格約爲$108,000,此前曾從最近的$98,000的低點反彈。

一些分析師認爲,比特幣價格走勢的這種相對平靜可能實際上會吸引新的投資者。

與此同時,機構對比特幣的興趣持續增長,MicroStrategy、日本的MetaPlanet及其他投資者繼續囤積這種資產。

總的來說,大家現在都在關注日本即將於周四舉行的20年期國債拍賣。

根據彭博社的報道,這些拍賣往往未能達到預期,表現不佳可能會給長期債券收益率帶來更多波動。

如果那發生,可能會在金融市場引發另一輪風險規避,尤其是如果美國和歐洲的收益率開始一起攀升。

加密投資者明智的做法是監控不僅是拍賣,還要關注MOVE指數,該指數跟蹤美國國債的隱含波動性。

因爲歷史上,MOVE指數的峯值通常標志着比特幣的底部,反之亦然。

免責聲明:Crypto之聲旨在提供準確和最新的信息,但對任何缺失的事實或不準確信息不承擔責任。加密貨幣是高度波動的金融資產,因此請進行研究並做出自己的財務決策。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