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中的隱性失業?數據顯示只有12%的以太坊,25%的Solana協議有收入

你聽說過隱性失業嗎?它指的是一種情況,即部分勞動力看似在就業,但並沒有爲經濟產出做出貢獻。考慮一下鬼城造成的大量資本支出損失,這些城市代表着未被佔用的基礎設施。

對於頂級智能合約區塊鏈,也可以說類似的情況,它們承載着數百個去中心化協議。在這些協議中,只有少數能夠產生收入,而其餘的則沒有任何收益,松散地代表了幽靈數字城市和一種僞裝的失業狀態。

根據DeFiLlama,Ethereum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合約區塊鏈,托管着1,271個協議。然而,在過去30天裏,驚人的88%或總共1,121個項目沒有產生任何收入。

以太坊的競爭對手Solana的生態系統要小得多,托管着264個協議,其中75%在過去幾天內沒有產生收入。

換句話說,這兩條鏈上的大量協議最近沒有捕獲到任何價值,就像那些領取工資卻不貢獻產出的勞動力,或者那些沒有被利用以產生有意義經濟回報的鬼城。

關鍵AI洞察

非活躍項目並不一定像擁堵網路那樣直接對網路的處理能力造成負擔,但它們確實以以下幾種方式間接造成負擔:

存儲負擔

每個智能合約,無論是否激活,都永久存儲在區塊鏈上。這種不可變的數據增加了區塊鏈的大小,網路中的所有節點必須存儲和維護這個歷史記錄。隨着合約總數的增加,運行一個節點所需的存儲和帶寬要求也隨之增長。雖然單個非活動合約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成千上萬個這樣的“鬼城”隨着時間的推移會累積,增加網路的長期運營成本。

安全與漏洞風險

大量非活動或被遺棄的合約的存在創造了更大的攻擊面。即使不再使用的智能合約也可能包含漏洞,如果被利用,可能對生態系統的其他部分或鎖定在其中的資金產生不可預見的後果。這給網路引入了一層系統性風險,這必須由安全研究人員和審計人員持續監控。

經濟低效

在這裏,“僞裝失業”的類比最爲恰當。雖然這些項目並沒有造成擁堵,但它們代表了資本和開發者時間在網路上創造生產性資產的集體失敗。用於部署這些項目的資金、時間和精力實際上被鎖定在一種非生產狀態,這對整個生態系統的效率造成了拖累。

故事繼續就像一個實體的鬼城代表了一項巨大的資本和勞動投資,但沒有經濟回報,區塊鏈上大量不產生收入的協議則代表了浪費的開發者努力和資本,這些都沒有爲網路的生產力做出貢獻。

對用戶體驗的障礙

大量不活躍的項目可能會使新用戶很難找到並信任合法的、活躍的協議。在無數失敗或已停止運營的項目中篩選信息可能會令人困惑,並可能影響整體用戶體驗。

閱讀更多: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在 3 年內大幅下降,BTC 與山寨幣的相關性減弱

查看評論

ETH2.49%
SOL-3.5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