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擬立法建立“國家比特幣儲備”!萬枚BTC戰略儲備法案引爆加密社區,全球比特幣政策競賽升級

菲律賓國會正式審議《戰略比特幣儲備法案》,提議授權央行五年內累計持有10,000枚BTC並強制鎖倉20年。該法案若通過,菲律賓將成爲東南亞首個通過立法建立主權比特幣儲備的國家,並採用PoR儲備證明機制實現透明化管理。本文還將深度解析主權國家比特幣儲備戰略與加密貨幣宏觀發展趨勢的關聯性。

一、歷史性法案突破:國家級比特幣儲備計劃曝光 菲律賓衆議員米格爾·路易斯·維拉富爾特(Miguel Luis Villafuerte)正式向國會提交第421號《戰略比特幣儲備法案》。該法案要求菲律賓中央銀行(BSP)按計劃逐年積累比特幣:每年購買2,000枚BTC,連續五年累計達10,000枚(約合6.9億美元),所有資產需存入冷錢包並接受嚴格監管。

二、強制性鎖倉機制與債務償付例外條款 法案規定比特幣儲備必須強制鎖倉20年,期間嚴禁出售、交換或處置。唯一例外條款允許在國家償付主權債務時動用儲備。即使20年鎖定期結束後,每兩年最多僅允許拋售10%的持倉。這種設計確保長期戰略儲備屬性,避免短期市場波動影響國家資產配置。

三、開創性透明化治理:PoR儲備證明與季度披露 法案要求央行行長每季度發布儲備證明(Proof-of-Reserve)報告,公開披露以下核心信息:

  • 比特幣持倉數量及實時估值
  • 冷錢包地址清單與鏈上可驗證數據
  • 私鑰管理控制流程與安全審計結果 此舉將使菲律賓成爲全球主權數字資產透明化管理的標杆國家。

四、與傳統主權比特幣儲備的差異化優勢 區別於薩爾瓦多將比特幣設爲法幣的激進策略,菲律賓方案聚焦於國家財政儲備屬性:

  1. 主動積累機制:非依靠罰沒資產,而是系統性定額購入
  2. 長期持有周期:20年鎖定期超越多數國家短期投機策略
  3. 風險控制框架:分期投入與拋售限制降低市場衝擊風險

五、加密社區反響:新興市場的“數字黃金”戰略突圍 科莫多平台CTO Kadan Stadelmann指出:“比特幣使菲律賓等新興市場能繞開西方金融資本體系,抵御法幣貶值風險。該國已加入比特幣軍備競賽,但法案通過仍面臨挑戰——菲律賓尚未立法承認比特幣合法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若完成10,000枚BTC儲備,菲律賓將超越薩爾瓦多(現持6,276 BTC),逼近不丹王國(約10,500 BTC)的持倉規模。

六、深度對比:主權國家比特幣儲備戰略全景分析 全球主權比特幣儲備競賽呈現三大模式:

  1. 法幣化模式(薩爾瓦多):強制流通支付與國債支持雙向綁定
  2. 儲備資產模式(菲律賓):國家財政儲備配置與長期價值存儲
  3. 礦業驅動模式(不丹):利用清潔能源挖礦實現零成本積累 菲律賓方案的優勢在於:
  • 規避零售支付場景的推廣阻力
  • 通過定期定投降低價格波動風險
  • PoR機制建立國家級加密貨幣審計標準

七、監管背景與政策聯動效應 該法案提出時點恰逢菲律賓強化加密貨幣監管: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本月已對OKX、Bybit、KuCoin等10家未按新規註冊的交易平台發出警告。表明該國正在構建“嚴格監管交易平台,積極擁抱儲備資產”的雙軌制數字資產戰略。

【結語】 《戰略比特幣儲備法案》若通過,將開創國家主權加密貨幣儲備的立法先例,推動比特幣進一步向“數字黃金”敘事演進。對於加密貨幣投資者而言,國家級買入鎖倉機制將顯著減少市場流通供應量,而PoR透明化實踐或將成爲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管理的範式革命。建議密切關注2024年第四季度菲律賓國會表決進展及央行採購計劃的具體執行路徑。

BTC-2.1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