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 Gate.io WCTC S7 正式開賽僅剩 7 天
世界加密貨幣交易大賽即將開啓,總獎池高達 $5,000,000
👉🏻 立即報名:https://gate.io/competition/wctc/s7?pid=APP&c=moments_gatePost&ch=druYjDaF
報名參賽,不僅有機會贏取高達百萬美元的個人獎勵,更有 Gate.io 專屬週邊大禮等你來拿
全球頂尖交易員正在集結,一場交易盛宴即將開啓
🔗 活動詳情: 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440
Vitalik:Ethereum過度複雜,L1應在五年內簡化至「接近比特幣」的程度
引言Vitalik 最新發表「簡化 Ethereum L1 」文章,主張透過引入 RISC-V、推廣 STARK 技術、3-slot finality 等機制,降低協議複雜度,目標五年內讓 Ethereum「簡化到接近比特幣的程度」。 (前情提要:以太坊基金會拒絕透露「Vitalik投票權重」,治理透明度遭社群質疑:根本中心化) (背景補充:Vitalik 專文談 AI:「年輪模型」看出中美 AI 競爭格局的逆轉) 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今日以「簡化 L1」為題撰文指出,Ethereum 若要成為「文明資產與紀錄的世界帳本」,需要可擴展性(scalability)和韌性(resilience)。 他提出實現韌性中有一項經常被低估的要素:「協議的簡潔性」,這能讓更多開發者參與核心開發、減少錯誤風險、降低維運成本,從而強化整體去中心化基礎。 他以比特幣為例,說明其簡潔協議帶來的諸多好處,並以此作為對比,反思 Ethereum 在過去因過度設計、功能繁多,導致維護困難、進入門檻高、易於出錯,並希望在未來五年內讓 Ethereum 核心協議「簡化到接近比特幣的程度」。 簡化共識層:擁抱 3-slot finality 與 STARK 技術 首先,Vitalik 想把 Ethereum 的「共識系統」大幅簡化,改用一種叫做「3-slot finality」的新方法來確定區塊,移除很多複雜設定,甚至只需要 200 行程式碼就能實作,安全性亦更佳。 此外,他推廣使用 STARK 技術來壓縮驗證資訊,讓所有節點都能參與,而不再倚賴少數人,避免集中化。最後,他也建議重新設計驗證者的進出機制,使整體共識協議更輕量、更易於驗證。 註:slot 在以太坊的共識層(Beacon Chain)中,是一種「時間單位」,每個 slot 是 12 秒。 簡化執行層:從 EVM 換成 RISC-V 接著,在執行層上,Vitalik 對 EVM 表示不滿,認為其過度優化特定密碼學應用,已成為不必要的負擔。他重申此前已提出的激進方案:以開源指令集 RISC-V 或類似簡潔 VM 替代 EVM,並列出多個優勢: ZK 環境下可獲得 100 倍效率提升 指令集結構簡單,開發者更易上手 可提高合約大小限制 支援多語言開發(不只 Solidity) 他也坦言此轉換會較耗時,短期內仍建議實作一些 EVM 的輕量升級(如合約大小限制提高)。 延伸閱讀:以太坊「改 RISC-V」嚇跑開發者?OG警告:ETH生態將重分配,小項目會出走Solana 「色碼分區」策略 在實際執行上,Vitalik 進一步提出了「色碼分區」策略,這能確保轉換過程中不犧牲相容性與用戶體驗。該策略把 Ethereum 協議中的功能依照重要程度與風險高低分成三類,這樣能一邊確保現有應用持續運作、一邊讓協議主體變得更簡單、更可維護。 1) 綠區:共識關鍵區,必須極簡 這部分的程式碼會直接影響「哪個區塊算有效」。 所有節點都必須執行這段程式,不能有任何差錯。 所以這裡的目標是極簡、可驗證、低錯誤風險。 2) 橘區:歷史相容區,可留給特定實作處理 這些是為了保留過去的歷史交易、合約、舊版本功能而存在。 雖然新節點可能不需要這些功能,但老合約執行歷史資料時還是得靠它。 3) 黃區:工具輔助區,不是區塊鏈共識的一部分,但能幫用戶看得懂、開發者好操作。 例如:Etherscan 顯示帳戶資訊時,會解譯 ERC-4337 的操作細節,但這些資訊本身不影響鏈的共識。 有些區塊建構者或錢包會根據這些資料做優化處理。 最終,Vitalik 希望將現行複雜的 EVM 從以太坊的共識核心中移除,改為以 RISC-V 撰寫的智能合約解譯器,部署在鏈上、作為一般合約運行。 如此一來,以太坊的核心只需理解 RISC-V 虛擬機,大幅簡化協議邏輯;而對於需要執行舊合約的應用,則可透過這個解譯器來解析過去的 EVM 指令。這種設計讓以太坊在簡化主系統的同時,仍能保留相容性。 明訂「最大程式碼行數」目標 此外,Vitalik 也建議 Ethereum 未來在設計時,應該在不同技術層都使用同一套標準工具與格式,這樣可以讓開發者更容易上手,並提升整體網路的效能與安全性。 同時,他也呼籲 Ethereum 應如同輕量級的深度學習框架 tinygrad 一樣,明訂最大協議代碼行數目標,並推動設計文化從「功能主義」轉向「最小化主義」。只有透過簡潔設計,Ethereum 才能真正成為全球可信、去中心化、可維護的基礎設施。 相關報導 ADA創辦人開嗆以太坊「三大缺失」:Vitalik 承認 Cardano更好,ETH 十年內可能消失 技術》什麼是 Vitalik 推崇的 RISC-V?CKB-VM 為什麼選擇 RISC-V? 拆解 Vitalik 想用「RISC-V 取代 EVM」重構以太坊執行層的戰略野心 〈Vitalik:Ethereum過度複雜,L1應在五年內簡化至「接近比特幣」的程度〉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