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開啓啦,現貨、合約、Alpha齊上線!
📝 在Gate廣場發帖,曬出你的交易體驗或精彩截圖,瓜分$1,000大獎池!
🎁 廣場優質創作者5名,每人獨享$100合約體驗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瀏覽量前十再得$50獎勵!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創發帖(不少於20字,僅用活動標籤)
3️⃣ 若分享到推特,請將連結提交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單可多次提交,發布更多帖文可提升獲獎機會!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條體驗,都有機會贏取大獎!快在Gate廣場show出你的操作吧!
永續合約DEX之困:流動性攻擊引發機制創新思考
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的挑戰與發展
近期,一位投資者在某交易平台上以50倍槓杆做多ETH,最高浮盈超過200萬美元。由於倉位規模巨大且去中心化金融的透明特性,此舉引發了加密市場的廣泛關注。出乎意料的是,該投資者並未選擇繼續加倉或平倉獲利,而是採取了一種獨特的策略:通過撤出部分保證金來獲取利潤,同時觸發系統提高多單清算價格的機制。最終,這位投資者成功觸發清算,獲利180萬美元。
這一操作對平台的流動性池造成了顯著影響。平台的流動性池負責主動做市,通過收取資金費用和清算收益來運作。由於ETH大戶獲利過高,若正常平倉可能導致對手盤流動性不足。然而,他選擇主動觸發清算,使得這部分損失由流動性池承擔。僅在3月12日一天內,流動性池就減少了約400萬美元的資金。
此事件凸顯了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所面臨的嚴峻挑戰,特別是在流動性池機制方面亟需創新。讓我們來比較一下當前主流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所採用的機制,並探討如何預防類似攻擊發生。
主流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所機制比較
某交易平台A
流動性提供:
做市模式:
清算機制:
風險管理:
資金費率與持倉成本:
某交易平台B
流動性提供:
做市模式:
清算機制:
風險管理:
資金費率與持倉成本:
某交易平台C
流動性提供:
做市模式:
清算機制:
風險管理:
資金費率與持倉成本:
結語:去中心化合約交易所的未來之路
此次事件利用了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透明性和規則的代碼決定性。攻擊的核心思路是通過巨額倉位獲利,同時對交易所內部流動性造成衝擊。
未來,爲防範類似情況,交易所可能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降低用戶開倉量:
實施自動減倉機制(ADL):
加強地址關聯度分析:
然而,過度限制可能與去中心化金融的核心理念相悖。最理想的解決方案是隨着市場的成熟,交易所的流動性逐漸增厚,提高攻擊成本直至無利可圖。當前的挑戰是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所發展必經之路,未來仍需在安全性、去中心化和用戶體驗之間尋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