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DTSP新規來襲 Web3項目面臨全球合規挑戰

robot
摘要生成中

Web3項目面臨新加坡監管新規挑戰,未來何去何從?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近日正式發布了對《支付服務法》下"數字代幣服務提供商"(DTSP)制度的最終監管回應,並宣布將於2025年6月30日全面實施,無任何緩衝期。這一舉措標志着新加坡對代幣相關業務的監管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大恐慌?!新加坡DTSP新規衝擊之下,Web3項目能去哪裏?

此次DTSP新規的核心在於,MAS對"代幣服務"的定義進行了系統性重構。不僅包括Token發行,還涵蓋了項目方可能涉及的各類行爲,如宣傳、交易、轉移、托管、OTC撮合等。同時,MAS將判斷標準回歸到"人在哪裏、業務行爲在哪裏",而非僅依據註冊地或鏈上部署。這意味着,即使項目的合約部署在鏈上,系統在雲端,只要團隊常駐新加坡並推進Token相關業務,就可能被視爲"在新加坡營業"。

MAS明確表示將對DTSP發牌持"極度審慎"的態度,僅適用於極少數申請人。這不僅是一次牌照競標,更像是針對項目治理結構的主動篩選。缺乏角色隔離、資金路徑不清、責任劃分不明的Web3項目架構,在這輪清理下將難以生存。

面對新加坡的監管收緊,許多項目方將目光投向了香港。然而,香港的監管體系同樣不容小覷。雖然香港頻頻釋放歡迎信號,但其監管框架同樣強調"前置性結構設計",要求項目在用戶準入、幣種選擇、托管機制等關鍵節點提供合規方案,並建立獨立審計、反洗錢及風險控制制度。

其他備選地如迪拜、葡萄牙、塞舌爾等,要麼缺乏成熟金融監管框架,要麼合規路徑模糊、難以持續。短期可以容身,但難以構建中長期合法性基礎。

大恐慌?!新加坡DTSP新規衝擊之下,Web3項目能去哪裏?

DTSP新規反映了一種更廣泛的監管趨勢:各司法管轄區不再接受"註冊地拼圖式"的Web3架構,而開始用"人在哪裏、事發生在哪裏"來界定責任歸屬。因此,Web3項目更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搬去哪裏",而是如何構建一個可被穿透、可被問責、可持續運行的角色體系與權責框架。

這種監管演進也意味着投資人判斷維度的升級。除了關注項目的白皮書、路線圖外,投資人還需審視項目的"結構透明度",包括Token的合法發行路徑、控制權結構、創始人法律風險等方面。

大恐慌?!新加坡DTSP新規衝擊之下,Web3項目能去哪裏?

總的來說,新加坡DTSP新規標志着Web3市場正在邁入"身分治理"的新階段。項目方不再只靠"敘事",而要交出結構設計的答卷;投資人也不再只看估值,而要追問項目是否準備好被監管穿透。這場合規回潮正在全球範圍內同步發生,Web3項目需要重新思考其治理結構和合規策略,以適應這一新的監管環境。

TOKEN2.1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2
  • 分享
留言
0/400
红杏出墙逃税vip
· 11小時前
监管太烦人了
回復0
井底望天蛙vip
· 11小時前
喜迎强监管时代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