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基金會的終結:邁向更高效的去中心化架構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基金會的終結:邁向更有效的去中心化架構

加密基金會曾是推動區塊鏈網路發展的重要工具。然而,隨着行業的發展,它們逐漸成爲阻礙去中心化進程的主要因素。

隨着美國國會新監管框架的出現,加密行業迎來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摒棄加密基金會模式,轉而採用權責更加明確、更具擴展性的機制來重建生態系統。

加密基金會模式的產生源於早期創始人的去中心化理想主義。它們被設計爲網路資源的中立管理者,通過持有代幣和支持生態系統發展來避免商業利益的幹擾。然而,隨着監管環境的變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這一模式逐漸偏離了初衷。

加密基金會模式存在諸多結構性缺陷:

  1. 缺乏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
  2. 無法實現規模化增長優化
  3. 最終形成新的中心化控制

隨着基於控制權的新監管框架的提出,加密基金會的分離假象已不再必要。新框架鼓勵創始人移交控制權,同時不必放棄參與建設,並提供了更清晰的去中心化構建標準。

加密基金會在激勵協同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缺乏營利動機導致它們缺乏清晰的反饋機制、直接問責和市場約束。相比之下,企業架構內置了問責機制,受市場規律約束,能夠更有效地配置資源和優化效益。

加密基金會還面臨法律和經濟層面的約束。它們通常無權開發週邊產品或從事商業活動,即使這些活動可能顯著有利於網路發展。這種限制嚴重阻礙了生態系統的多元化發展。

在運營效率方面,加密基金會架構常常導致團隊協作被人爲割裂,造成效率損失和產品質量下降。

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加密基金會逐漸演變成了集權的守門人,掌控着國庫密鑰、關鍵運營職能和網路升級權限,與去中心化的初衷背道而馳。

相比之下,常規開發公司爲網路的持續建設和維護提供了更好的載體。公司能夠更高效地配置資本、吸引頂尖人才、響應市場需求,同時具備更強的增長潛力和影響力。

爲了解決公司架構可能帶來的激勵不協同問題,可以採用以下工具:

  1. 公益公司(PBC)架構
  2. 網路收益共享機制
  3. 裏程碑歸屬機制
  4. 合約保障條款
  5. 程序化激勵體系

兩種新興方案——去中心化非法人非營利協會(DUNA)和控制論組織(BORG)工具,爲實施這些解決方案提供了高效路徑。

DUNA賦予DAO法律實體地位,使其能夠訂立合約、持有資產、執行法定權利,同時避免了傳統加密基金會的復雜結構和集權問題。

BORG作爲自治治理和運營技術,使DAO能夠將原本由加密基金會處理的"治理便利"遷移至鏈上運行,提高透明度和問責性。

隨着新政策的出現、激勵結構的轉型和行業的成熟,加密行業正朝着真實治理、實質協同和系統化運作的方向發展。未來的加密生態系統將建立在具備真實激勵、真實問責和真實去中心化的可擴展體系之上。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metaverse_hermitvip
· 2分鐘前
早该砍了
回復0
熊市种菜人vip
· 08-04 08:48
老利益 老道理 我不看 先抄底
回復0
0x谜语人vip
· 08-03 19:52
哈哈 这套磨洋工谁顶得住啊
回復0
FrontRunFightervip
· 08-03 12:28
黑暗森林里又一个貔貅盘……说实话,自从最大可提取价值(MEV)战争开始,我就预料到了这一点。
查看原文回復0
MetadataExplorervip
· 08-03 12:24
谁在乎去中心化啊 搞钱才是真的
回復0
Ser_Ngmivip
· 08-03 12:07
没活了 就这啊
回復0
SatoshiSherpavip
· 08-03 12:07
拿钱办事 不得好死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