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減半在即,BTC 生態正蓬勃發展,Layer2、(Re)Staking 等項目不斷湧現。BTC staking 的存在意義何在?減半後會出現哪些新機遇?BTC staking 市場規模幾何?是長期機會還是短期熱點?
近日,某平台與深潮聯合多個項目方在社交媒體上舉辦了一場名爲《BTC 減半後的新經濟學劇本》的在線討論會,就上述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參與本次活動的嘉賓包括多位 BTC 生態的玩家和參與者,他們分別是某平台聯合創始人兼 CEO、資深 BTC 礦工神魚;首個去中心化無信任比特幣質押協議 CSO Xinshu Dong,BTC restaking 代幣化和金融衍生品解決方案創始人兼 CEO Matt 以及某項目核心貢獻者 Zuki。
作爲 BTC 生態的參與者和長期主義踐行者,四位嘉賓一致認爲,無論短中長期,BTC 生態都蘊含諸多機遇。他們分別從各自背景和產品切入,探討了 BTC 創業賽道的突破口和機會,並對未來前景持樂觀態度。
以下是討論要點整理:
本次比特幣減半受多重因素影響,後市存在不確定性。減半主要影響供給端,導致礦工收入大幅下降,尤其是使用舊礦機的礦工。礦工將被迫更新設備、優化成本,或遷移至低電費地區。但由於大型礦商和傳統資本抗風險能力強,全網算力下降幅度有限。
比特幣挖礦收益將逐步降低,最終趨近於零。未來比特幣真正回報將來自作爲投資資產,投資於 L2、DeFi、CeFi 等生態項目,持幣人從中獲得收益,這將成爲比特幣生態的重要發展方向。
礦工未來收益來自新發行比特幣和交易手續費,後者取決於生態活躍度。更多有趣的 staking 項目可促進生態發展,帶來更多鏈上活動和交易,提高網路安全性,增加礦工交易費收入。
PoS 缺乏外部經濟激勵,安全性受限於鏈上經濟體規模,存在被控制風險。比特幣 staking 和 restaking 協議引入外部大型比特幣資產爲 PoS 網路提供安全保障,解決了其內在固有缺陷,這是比特幣 (re)staking 的存在意義。
某平台聯合創始人兼 CEO 神魚預測:比特幣 staking 將是一個百億美元級別的大市場,與 PoW 挖礦初期相當,可滿足未來大量需要安全基礎設施的高性能應用鏈的需求。
某項目 CEO Matt 認爲:比特幣生態未來需重點關注架構創新、L2 發展路徑選擇、高效資產流通和安全性保障四大領域。
對於生態建設者和創業者而言,短期可着眼解決 BTC 網路擁堵問題,承接溢出需求,中期可關注持有者收益需求,長期則瞄準潛在腳本語言升級後的生態發展前景。值得關注的是,未來是否會有更多圍繞比特幣的應用場景出現?是否會有更好的工具助力比特幣使用?以及是否有新穎編程模型來突破其非圖靈完備性?
作爲比特幣生態的某項目,其解決方案針對的是客觀違規問題,而另一個項目則應對主觀性攻擊。
神魚表示,比特幣減半主要影響供給端,對各類參與者造成不同影響:
對礦工而言,收入銳減導致舊礦機難以爲繼,推動更新換代和成本優化。但由於大型礦商和傳統資本入場,全網算力下降幅度有限。
對個人投資者而言,主要影響是心理和情緒層面,預期減半後數月內市場可能迎來新行情。但今年受多重因素影響,走勢存在不確定性。
Xinshu 認爲,這次減半相對平穩,市場越發專業化和機構化。人們開始思考比特幣的其他用途和可持續收益,而不僅依賴通脹補貼。作爲行業龍頭,比特幣能否進一步輻射更廣泛的加密社區?
某項目通過建立公開市場,讓閒置比特幣參與質押,爲其他鏈提供安全性。這爲 PoS 鏈提供了機會,引入比特幣作爲質押,可爲比特幣持有者增加收益,同時大幅降低自身通脹。
長遠來看,比特幣可能獲得更多用途和收益場景,吸引更多參與者,不僅依賴挖礦獲利。生態項目將爲比特幣帶來新的應用場景,使整個生態更加多元。
Matt 指出,比特幣減半是固定趨勢,挖礦收益將逐漸降低。未來,持有比特幣的真正回報將來自投資於 L2、DeFi 產品等,拓寬生態邊界,帶來新收益將成爲大趨勢。
許多持有者和項目方正在推動這一趨勢,如某項目將稀缺比特幣投資於需求端,爲 PoS 鏈或 L2 提供安全性保障,投資者可從中獲利。如果比特幣最終成爲投資資產或貨幣,必將需要高效流動性分配市場和流動性資產化。
神魚認爲,從礦工角度看,staking 對比特幣生態系統發展有益。比特幣本身不需要 staking,但持有者和礦工希望獲得 staking 帶來的收益。作爲硬通貨,比特幣長期難以獲得原生收益,而 staking 可讓持有者獲得新項目的代幣獎勵。
礦工未來收益來自新發行比特幣和交易手續費,後者取決於網路生態活躍度。更多有趣的 staking 項目可激勵生態發展,帶來更多鏈上活動和交易,提高網路安全性。
因此,作爲礦工和持有者,都希望有更多 staking 和 restaking 協議出現,生態系統越繁榮,就能獲取更多收益。
神魚指出,PoS 的核心問題在於缺乏外部經濟激勵,其底層資產安全依賴於鏈上原生資產規模,最終安全性受限於鏈上經濟體總規模。熊市中,控制網路節點可能導致整條鏈資產被控制。
比特幣 staking 和 restaking 協議引入了與鏈無關的外部大型資產,爲 PoS 網路提供了安全保障。隨着比特幣資產規模超萬億美元,持續爲 PoS 網路注入外部經濟激勵,大幅提升了安全性。這一創新解決了 PoS 缺乏外部性的內在缺陷,讓人眼前一亮,並且已經開始落地,擁有巨大發展潛力。
神魚認爲 BTC staking 至少是一個百億美元級別的市場,與 PoW 挖礦初期相當。隨着模塊化的發展,未來將湧現大量需要安全基礎設施的高性能應用鏈,比特幣 staking 協議可滿足其需求。
2024 年他重點布局了 restaking 賽道上下遊相關資產和標的。公司層面也大量投入資源,全力擁抱這一創新機遇。
對於生態建設者和創業者,神魚建議可從三個階段把握機遇:
短期:面對目前網路擁堵,提供更好服務和解決方案承接外溢需求。
中長期:爲 BTC 持有者帶來穩健、低風險的收益回報,可關注 CeDeFi 和 restaking 等賽道應用。
長期:如果比特幣網路的腳本語言能夠升級,就能在無信任無許可前提下發展真正大規模生態應用。
Matt 認爲比特幣生態面臨幾個重點挑戰:
架構創新:比特幣架構可能需要更新,以支持真正去中心化的鏈上結算,如推動 OP Code 等改進,實現更高級功能。
L2 發展路徑:是否會出現一個通喫天下的 L2,還是各種可互操作的 L2 通過共同協議標準連接?
安全性:在基礎設施層提供更高安全性,並爲投資者提供金融安全保障至關重要。
Xinshu 表示,某項目的設計初衷是讓比特幣能夠參與更廣泛的去中心化生態,爲其他 PoS 鏈或二層網路提供安全保障。通過將 BTC 資產質押,可爲這些網路提供一個可信且「取之不竭」的抵押資產池,從而增強它們的安全性。這與以太坊的 staking/restaking 機制有所不同:
目的不同:以太坊爲自身鏈安全,某項目爲其他鏈/網路提供抵押。
實現方式不同:以太坊匯總在鏈上智能合約,比特幣每個用戶獨立質押鎖在 UTXO 腳本中,更去中心化。
某項目利用比特幣 UTXO 模型,實現了創新的去中心化、分散式質押架構,與以太坊合約池質押模式有根本區別,這是核心技術創新。
Matt 表示,某項目選擇布局整個賽道是因爲十分看好 BTC restaking。美元總流通量約 2.4 萬億,債權市場約 50 萬億;而比特幣總市值 1.4 萬億,約爲美元流通量 60%。如此推算,BTC restaking 市場規模理論上可達 30 萬億美元,想象空間巨大。
本質上,BTC restaking 是將比特幣流動性出借,鎖定一部分作爲抵押提供安全性,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是一種無風險借貸行爲,類似於購買政府債券。
某項目正在解決將本金和出借行爲證券化的第一步問題。通過兩類資產標準 STBTC(本金)和收益代幣(利息),可將流動性統一,並基於收益代幣開發更豐富的金融衍生品市場,如期權、期貨等。同時,出借還釋放出大量比特幣流動性,可與 DeFi 借貸協議、穩定幣、交易所等合作。資產標準也可與其他 restaking 項目合作,通過 STBTC 爲其提供額外抵押。
Zuki 介紹,某項目是一個 1:1 錨定比特幣的資產,在比特幣 DeFi 生態中扮演連接原生比特幣資產池與 DeFi/基礎設施項目的橋梁角色。作爲通道,該項目將保證安全性,允許用戶自主選擇服務和收益場景。不同於其他項目,該項目將探索提高比特幣利用效率的新機制,提供生態激勵,讓持有和交易獲得多重回報,期望將以太坊收益模式遷移至比特幣,孕育更多創新。
Xinshu 解釋,某項目 BTC 質押的罰設機制是如果節點在同一區塊高度籤發兩個不同區塊(雙籤),則該節點私鑰會被暴露。一旦私鑰暴露,任何人都可完成缺失的罰沒交易籤名,從而執行罰沒。需說明的是:
僅暴露節點私鑰,非質押者私鑰。
節點私鑰僅用於出塊籤名,不存儲其他資產,因此即使發生罰沒,也不會波及該私鑰控制的其他資產。
發生雙籤時,並非節點上所有比特幣質押都會被罰沒,有可調的局部罰沒參數。
罰沒交易需三方籤名,平時兩方預籤,節點方暫不籤。一旦節點作惡暴露私鑰,任何人獲取私鑰後都可以完成籤名並廣播該交易。
節點雙籤暴露私鑰的原因是,數字籤名要求每次使用不同 nonce(隨機數),若同一 nonce 籤兩個不同消息,會破壞籤名私密性。某項目規定節點同一高度必須使用預定 nonce 籤名,一旦重復使用導致雙籤,就會暴露私鑰。
Xinshu 表示,某項目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在同一個區塊高度籤發兩個不同的區塊,被稱爲「雙籤名」或「equivocation」問題。這是一種會導致分叉的攻擊行爲,屬於客觀的安全違規。雙籤名必須由節點實施,因爲只有節點掌控私鑰。某項目解決的關鍵問題就是這種客觀的安全威脅,場景要麼發生在具有多個節點和價值數據的區塊鏈上,
71770 熱度
44266 熱度
33207 熱度
35587 熱度
75482 熱度
BTC減半影響幾何?大咖熱議Staking市場前景及生態布局
比特幣減半在即,BTC 生態正蓬勃發展,Layer2、(Re)Staking 等項目不斷湧現。BTC staking 的存在意義何在?減半後會出現哪些新機遇?BTC staking 市場規模幾何?是長期機會還是短期熱點?
近日,某平台與深潮聯合多個項目方在社交媒體上舉辦了一場名爲《BTC 減半後的新經濟學劇本》的在線討論會,就上述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參與本次活動的嘉賓包括多位 BTC 生態的玩家和參與者,他們分別是某平台聯合創始人兼 CEO、資深 BTC 礦工神魚;首個去中心化無信任比特幣質押協議 CSO Xinshu Dong,BTC restaking 代幣化和金融衍生品解決方案創始人兼 CEO Matt 以及某項目核心貢獻者 Zuki。
作爲 BTC 生態的參與者和長期主義踐行者,四位嘉賓一致認爲,無論短中長期,BTC 生態都蘊含諸多機遇。他們分別從各自背景和產品切入,探討了 BTC 創業賽道的突破口和機會,並對未來前景持樂觀態度。
以下是討論要點整理:
本次比特幣減半受多重因素影響,後市存在不確定性。減半主要影響供給端,導致礦工收入大幅下降,尤其是使用舊礦機的礦工。礦工將被迫更新設備、優化成本,或遷移至低電費地區。但由於大型礦商和傳統資本抗風險能力強,全網算力下降幅度有限。
比特幣挖礦收益將逐步降低,最終趨近於零。未來比特幣真正回報將來自作爲投資資產,投資於 L2、DeFi、CeFi 等生態項目,持幣人從中獲得收益,這將成爲比特幣生態的重要發展方向。
礦工未來收益來自新發行比特幣和交易手續費,後者取決於生態活躍度。更多有趣的 staking 項目可促進生態發展,帶來更多鏈上活動和交易,提高網路安全性,增加礦工交易費收入。
PoS 缺乏外部經濟激勵,安全性受限於鏈上經濟體規模,存在被控制風險。比特幣 staking 和 restaking 協議引入外部大型比特幣資產爲 PoS 網路提供安全保障,解決了其內在固有缺陷,這是比特幣 (re)staking 的存在意義。
某平台聯合創始人兼 CEO 神魚預測:比特幣 staking 將是一個百億美元級別的大市場,與 PoW 挖礦初期相當,可滿足未來大量需要安全基礎設施的高性能應用鏈的需求。
某項目 CEO Matt 認爲:比特幣生態未來需重點關注架構創新、L2 發展路徑選擇、高效資產流通和安全性保障四大領域。
對於生態建設者和創業者而言,短期可着眼解決 BTC 網路擁堵問題,承接溢出需求,中期可關注持有者收益需求,長期則瞄準潛在腳本語言升級後的生態發展前景。值得關注的是,未來是否會有更多圍繞比特幣的應用場景出現?是否會有更好的工具助力比特幣使用?以及是否有新穎編程模型來突破其非圖靈完備性?
作爲比特幣生態的某項目,其解決方案針對的是客觀違規問題,而另一個項目則應對主觀性攻擊。
神魚表示,比特幣減半主要影響供給端,對各類參與者造成不同影響:
對礦工而言,收入銳減導致舊礦機難以爲繼,推動更新換代和成本優化。但由於大型礦商和傳統資本入場,全網算力下降幅度有限。
對個人投資者而言,主要影響是心理和情緒層面,預期減半後數月內市場可能迎來新行情。但今年受多重因素影響,走勢存在不確定性。
Xinshu 認爲,這次減半相對平穩,市場越發專業化和機構化。人們開始思考比特幣的其他用途和可持續收益,而不僅依賴通脹補貼。作爲行業龍頭,比特幣能否進一步輻射更廣泛的加密社區?
某項目通過建立公開市場,讓閒置比特幣參與質押,爲其他鏈提供安全性。這爲 PoS 鏈提供了機會,引入比特幣作爲質押,可爲比特幣持有者增加收益,同時大幅降低自身通脹。
長遠來看,比特幣可能獲得更多用途和收益場景,吸引更多參與者,不僅依賴挖礦獲利。生態項目將爲比特幣帶來新的應用場景,使整個生態更加多元。
Matt 指出,比特幣減半是固定趨勢,挖礦收益將逐漸降低。未來,持有比特幣的真正回報將來自投資於 L2、DeFi 產品等,拓寬生態邊界,帶來新收益將成爲大趨勢。
許多持有者和項目方正在推動這一趨勢,如某項目將稀缺比特幣投資於需求端,爲 PoS 鏈或 L2 提供安全性保障,投資者可從中獲利。如果比特幣最終成爲投資資產或貨幣,必將需要高效流動性分配市場和流動性資產化。
神魚認爲,從礦工角度看,staking 對比特幣生態系統發展有益。比特幣本身不需要 staking,但持有者和礦工希望獲得 staking 帶來的收益。作爲硬通貨,比特幣長期難以獲得原生收益,而 staking 可讓持有者獲得新項目的代幣獎勵。
礦工未來收益來自新發行比特幣和交易手續費,後者取決於網路生態活躍度。更多有趣的 staking 項目可激勵生態發展,帶來更多鏈上活動和交易,提高網路安全性。
因此,作爲礦工和持有者,都希望有更多 staking 和 restaking 協議出現,生態系統越繁榮,就能獲取更多收益。
神魚指出,PoS 的核心問題在於缺乏外部經濟激勵,其底層資產安全依賴於鏈上原生資產規模,最終安全性受限於鏈上經濟體總規模。熊市中,控制網路節點可能導致整條鏈資產被控制。
比特幣 staking 和 restaking 協議引入了與鏈無關的外部大型資產,爲 PoS 網路提供了安全保障。隨着比特幣資產規模超萬億美元,持續爲 PoS 網路注入外部經濟激勵,大幅提升了安全性。這一創新解決了 PoS 缺乏外部性的內在缺陷,讓人眼前一亮,並且已經開始落地,擁有巨大發展潛力。
神魚認爲 BTC staking 至少是一個百億美元級別的市場,與 PoW 挖礦初期相當。隨着模塊化的發展,未來將湧現大量需要安全基礎設施的高性能應用鏈,比特幣 staking 協議可滿足其需求。
2024 年他重點布局了 restaking 賽道上下遊相關資產和標的。公司層面也大量投入資源,全力擁抱這一創新機遇。
對於生態建設者和創業者,神魚建議可從三個階段把握機遇:
短期:面對目前網路擁堵,提供更好服務和解決方案承接外溢需求。
中長期:爲 BTC 持有者帶來穩健、低風險的收益回報,可關注 CeDeFi 和 restaking 等賽道應用。
長期:如果比特幣網路的腳本語言能夠升級,就能在無信任無許可前提下發展真正大規模生態應用。
Matt 認爲比特幣生態面臨幾個重點挑戰:
架構創新:比特幣架構可能需要更新,以支持真正去中心化的鏈上結算,如推動 OP Code 等改進,實現更高級功能。
L2 發展路徑:是否會出現一個通喫天下的 L2,還是各種可互操作的 L2 通過共同協議標準連接?
安全性:在基礎設施層提供更高安全性,並爲投資者提供金融安全保障至關重要。
Xinshu 表示,某項目的設計初衷是讓比特幣能夠參與更廣泛的去中心化生態,爲其他 PoS 鏈或二層網路提供安全保障。通過將 BTC 資產質押,可爲這些網路提供一個可信且「取之不竭」的抵押資產池,從而增強它們的安全性。這與以太坊的 staking/restaking 機制有所不同:
目的不同:以太坊爲自身鏈安全,某項目爲其他鏈/網路提供抵押。
實現方式不同:以太坊匯總在鏈上智能合約,比特幣每個用戶獨立質押鎖在 UTXO 腳本中,更去中心化。
某項目利用比特幣 UTXO 模型,實現了創新的去中心化、分散式質押架構,與以太坊合約池質押模式有根本區別,這是核心技術創新。
Matt 表示,某項目選擇布局整個賽道是因爲十分看好 BTC restaking。美元總流通量約 2.4 萬億,債權市場約 50 萬億;而比特幣總市值 1.4 萬億,約爲美元流通量 60%。如此推算,BTC restaking 市場規模理論上可達 30 萬億美元,想象空間巨大。
本質上,BTC restaking 是將比特幣流動性出借,鎖定一部分作爲抵押提供安全性,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是一種無風險借貸行爲,類似於購買政府債券。
某項目正在解決將本金和出借行爲證券化的第一步問題。通過兩類資產標準 STBTC(本金)和收益代幣(利息),可將流動性統一,並基於收益代幣開發更豐富的金融衍生品市場,如期權、期貨等。同時,出借還釋放出大量比特幣流動性,可與 DeFi 借貸協議、穩定幣、交易所等合作。資產標準也可與其他 restaking 項目合作,通過 STBTC 爲其提供額外抵押。
Zuki 介紹,某項目是一個 1:1 錨定比特幣的資產,在比特幣 DeFi 生態中扮演連接原生比特幣資產池與 DeFi/基礎設施項目的橋梁角色。作爲通道,該項目將保證安全性,允許用戶自主選擇服務和收益場景。不同於其他項目,該項目將探索提高比特幣利用效率的新機制,提供生態激勵,讓持有和交易獲得多重回報,期望將以太坊收益模式遷移至比特幣,孕育更多創新。
Xinshu 解釋,某項目 BTC 質押的罰設機制是如果節點在同一區塊高度籤發兩個不同區塊(雙籤),則該節點私鑰會被暴露。一旦私鑰暴露,任何人都可完成缺失的罰沒交易籤名,從而執行罰沒。需說明的是:
僅暴露節點私鑰,非質押者私鑰。
節點私鑰僅用於出塊籤名,不存儲其他資產,因此即使發生罰沒,也不會波及該私鑰控制的其他資產。
發生雙籤時,並非節點上所有比特幣質押都會被罰沒,有可調的局部罰沒參數。
罰沒交易需三方籤名,平時兩方預籤,節點方暫不籤。一旦節點作惡暴露私鑰,任何人獲取私鑰後都可以完成籤名並廣播該交易。
節點雙籤暴露私鑰的原因是,數字籤名要求每次使用不同 nonce(隨機數),若同一 nonce 籤兩個不同消息,會破壞籤名私密性。某項目規定節點同一高度必須使用預定 nonce 籤名,一旦重復使用導致雙籤,就會暴露私鑰。
Xinshu 表示,某項目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在同一個區塊高度籤發兩個不同的區塊,被稱爲「雙籤名」或「equivocation」問題。這是一種會導致分叉的攻擊行爲,屬於客觀的安全違規。雙籤名必須由節點實施,因爲只有節點掌控私鑰。某項目解決的關鍵問題就是這種客觀的安全威脅,場景要麼發生在具有多個節點和價值數據的區塊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