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演進:從風險提示到積極推動生態發展

robot
摘要生成中

近年來,虛擬資產在全球迅速擴張,對傳統金融體系和監管框架提出了挑戰。虛擬資產的高波動性和高槓杆性給監管部門和交易平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難題,包括如何監管跨境資金流動、完成客戶身分識別以及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等。這表明對虛擬資產的監管需要跨部門、跨國協作應對。

香港作爲世界第三大全球金融中心,在虛擬資產監管政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要促進全球虛擬資產金融市場發展,又要滿足金融穩定的要求。香港需在連接國際資本市場與維護金融安全之間尋求平衡,同時也是中國探索新興金融市場的重要窗口。因此,香港的虛擬資產監管路徑是全球化與本土化、創新與穩健不斷調和的過程。

2017年至2021年是香港虛擬資產監管的起步期。港府主要以風險提示爲主,逐步引入試點監管元素。這一階段的主要舉措包括:

  • 2017年9月,證監會發布聲明指出部分ICO可能構成證券,需納入監管。
  • 2017年12月,要求金融機構提供加密貨幣相關產品須遵守現有法規。
  • 2018年11月,提出將符合標準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納入監管沙盒。
  • 2019年3月,對STO進行定義並規定中介人責任。
  • 2019年11月,提出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制度。
  • 2020年11月,計劃將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納入發牌制度。
  • 2021年5月,正式確認引入VASP發牌制度。

這一時期,香港逐步從提示風險轉向具體規範,開始界定市場參與者責任。監管機構認識到虛擬資產將成爲金融市場重要組成部分,態度逐漸轉向正向管理。引入了牌照機制雛形,採用"監管沙盒"機制對交易平台進行監管。

一文掌握: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政策框架系統梳理

2022年成爲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政策的分水嶺。10月31日,財庫局發布首份政策宣言,明確將積極推動虛擬資產生態發展。這標志着監管思路由"風險導向"轉向"機遇導向",爲後續制度改革確立戰略方向。

2023年起,香港虛擬資產監管進入實操落地階段。主要舉措包括:

  • 2023年2月,發行首只代幣化綠色債券。
  • 2023年6月,實施VASP發牌制度,首批兩家平台獲批。
  • 2023年8月,首家持牌交易所向散戶開放。
  • 2023年11月,發布代幣化證券相關活動通函。
  • 2023年12月,允許合規銷售虛擬資產現貨與期貨ETF。
  • 2024年1月,成功發行首單適用香港法律的代幣化證券。
  • 2024年3月,啓動"Ensemble項目"探索代幣化資產與wCBDC整合。
  • 2024年7月,啓動穩定幣監管沙盒計劃。
  • 2024年8月和9月,多個RWA項目落地。
  • 2025年2月,宣布將發布第二份虛擬資產政策宣言。
  • 2025年3月,持牌交易所增至10家,發布"A-S-P-I-Re"監管路線圖。

一文掌握: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政策框架系統梳理

香港採取基於現有法律架構的"加蓋式監管"策略,通過發布指引或通函對數字資產進行監管。這種方式效率高、適應性強,能較好地融合制度轉型與產業發展。香港傾向於將虛擬資產作爲金融資產的延伸品來對待,降低了監管協調成本,也爲金融機構與新興技術企業搭建了橋梁。

一文掌握: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政策框架系統梳理

STO-2.7%
RWA-4.5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炒币老母亲vip
· 5小時前
还得看咱香港靠不靠谱~
回復0
链上算命先生vip
· 5小時前
屯区监管可以,别搞死玩家就行
回復0
鲸鱼观察员vip
· 5小時前
有牌照的才是未来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