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场对股票流动性的需求增加,使得股票出借业务利率稳步走高。据多家券商披露,部分热门板块个股的借券利率已经突破 5%,比去年同期高出约 1 个百分点。这一变化让不少长期持股的投资者看到了利用闲置股票增加收益的机会。
股票出借的基本流程并不复杂。首先,投资者需要在券商开通相关服务,并持有符合条件的股票(通常要求在指定市场上市、无质押限制、持股数量达一定标准)。然后,通过券商的股票出借平台设置出借数量与利率,待有借入需求的投资者确认后即可成交。在出借期间,股票会被冻结,不能卖出,但出借人可按约定收取利息。
以一只当前价格为 120 元的科技股为例,如果投资者持有 1500 股,出借年利率为 4.5%,出借期限 45 天,则收益为:出借收益 = 1500 × 120 × 4.5% ÷ 365 × 45 ≈ 997 元。
扣除 20% 服务费后,实际收益约 797 元。相比存款利息,短期回报优势明显。
然而,股票出借并非无风险操作。首先,股价下跌风险始终存在,出借利息可能无法完全覆盖市值损失。其次,若在出借期间公司发布重大消息,投资者可能无法立即卖出止损。此外,在借券到期前,借入方有权提前归还股票,这可能打乱出借人的投资计划。
为了安全参与股票出借,新手投资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综合来看,随着借券利率走高,股票出借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吸引力有所增强。只要投资者理解其运作原理并合理规避风险,就能在持股的同时获得稳定的被动收益。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