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广场家人们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经上线~ 机票+酒店一站式预订,还能用加密货币直接付款 💸
所以说,你的钱包和你的旅行梦终于可以谈恋爱了 😎 💕
现在广场开启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动,邀你来秀旅行灵感 & 使用体验!💡
🌴 参与方式:
1️⃣ 在【广场】带话题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发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岛 or 网红打卡点都行)
讲讲用 Gate Travel 订票/订酒店的奇妙体验
放放省钱/使用攻略,让大家省到笑出声
或者直接写一篇轻松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奖励安排,走起:
🏆 优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营套装
🎖️ 热门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干套装
🎉 幸运参与奖(5 名):Gate 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
*海外用户 旅行露营套装 以 $100 合约体验券,旅行速干套装 以 $50 合约体验券折算,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以 $30合约体验券折算。
📌 优质内容将有机会得到官方账号转发翻牌提升社区曝光!
📌 帖文将综合互动量、内容丰富度和创意评分。禁止小号刷贴,原创分享更容易脱颖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51% 是伪命题?30% 算力攻陷门罗币的真相
撰文:链上观
感谢大佬的真知灼见,学到了很多。这件事我真心发现可大可小,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再补充几个观点:
1)看到海外大 V 用这件事 Fud 比特币,理由是看到当前的矿池算力占比,前两大矿池 Foundry USA(33.6%) 和 AntPool(17.9%)已经加起来超过 51%,所以得出一个粗暴的结论,若两大矿池联合作恶,比特币也药丸。这是典型的外行人瞎看热闹事件,因为他忽略了两点:
1、两个矿池占比 51%和一个矿池超过 51%完全是两码事,天上地下;
2、矿池的算力不代表完全收买矿工的算力,当单个矿池算力过高,矿工规避风险,通常会主动选择切算力避险;
所以中本聪的 POW 的共识走到现在,综合了算力、经济、利益博弈等因素,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短期内几乎不存在被打破的可能,所以借此事 Fud BTC 的人消停下吧。
2)认可张韧老师所说的 Monero的问题不等于 POW 的问题,即使 POW 存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风险,也不代表 POS 就完全是最优解。
事实上,POW 存在的问题有 ASIC 作为护城河这一点做了最优解选择,避开了通用 CPU/GPU 挖矿存在的坑,退一步讲即使是纯 CPU/GUP 挖矿的链,试图靠一个已经披露的矿工贿赂方式来进行攻击也存在种种考验,比如交易所提高确认数、矿工增加 checkpoint 等等方式都可以降低被攻击的概率。
你看,谈 POW 的问题就聚焦在 POW 上,跨共识对比,就会存在理解偏差,事实上,跳出共识各自的安全风险边界都存在,当然抗衡的方式也不一样,不能厚此薄彼。
3)看到 0xTodd 老师转发了我的帖子,谈到了 「自私挖矿」的概念,简单理解,就是矿工挖到块之后应该立即广播,但自私矿工会偷偷把挖到的块藏起,形成一条「私链」。等诚实矿工公布新块时,自私矿工突然放出自己藏的更长链,让诚实矿工的工作全部作废。
这其实是很流氓的做法,也是这次 Qubic 的主要攻击方式,实际上它的算力并没有真正达到 51%可能控制 30%左右,就可以短暂实现理论上的「双花攻击」? 因为,用 30%的矿工进行自私挖矿,形成一条影子链,当诚实矿工挖出新块时,Qubic 突然放出自己藏的更长链,使得大量真实矿工区块作废,理论上可以造成 51%以上算力的破坏效果。进一步言之,如果 Qubic 控制的矿池矿工节点分布够广,也能利用网络延迟等因素进一步降低算力的比例,还能达到同样控制全网算力的效果。
所以说,Qubic这次的攻击存在非常大的偶然性和隐蔽性,也就意味着一旦这种方式被公开了,再度故技重施的话门槛就会变更高。
4)但我和 n33k安全大佬有聊到一个可能性,就是 Qubic 不再故技重施,而是用「温水煮青蛙式」的攻击进行操作,进一步贿赂矿工增加自己的矿池规模,然后让一部分矿工故意挖空块,给 Monero 网络的正常运转制造混乱。
如此这般下去,会导致越来越多的门罗矿工出逃,毕竟收益变少了,体验很贼糟糕,这样一来,慢慢的 Qubic 控制的算力规模就越大,直到 50%以上,到时候 Game over 大家都没得玩。这种慢性攻击的方式其实也挺可怕的。
虽然没有理由能证实 Qubic 有必要这样做,但是这种「寄生虫式」的慢性攻击确实存在可能性。因为前期 Qubic 不用在意一部分矿工在门罗挖空块,他们还会有$XMR的奖励,还能做 AI 训练,中后期门罗若废掉收益变低,他们还有可能攻击 Grin、Beam 等其他链。整个过程中 Qubic 可以始终坚守自己的 AI 训练主线,逻辑也就合理了。
因为当 AI 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当挖矿不再是算力的唯一去处,游戏规则本身就变了原先攻击网络的成本是「纯烧钱」,现在有了 AI 训练这个「额外金主」来买单——攻击成本被 AI 收益对冲了。
这才是我那篇文章最大的担忧:AI 需求正在打破通用 CPU/GPU POW 挖矿的基本假设——「矿工依赖挖矿收益,因此会维护网络」。当算力有了更赚钱的去处,这个假设就不成立了。 尽管这个过程会很慢,但总存在这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