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观点帮你捋清楚:


1️⃣ 当大多数公链在卷性能,Anoma 却在重新定义交互模型:从交易转向意图(Intent)驱动
现在你要跨链操作,比如用 Polygon 的 USDC 买 Solana 上的 NFT,要开桥、换钱包、查手续费,一堆链上操作,极其繁琐
但在 Anoma 的设计中——你只需表达意图:“我想用 USDC 买某个 NFT”,系统自动撮合并完成操作。过程对用户是无感的
🎯这不是在卷功能,而是在换轨道
2️⃣ Intent 是未来区块链交互的“自然语言层”
我们早就不再用命令行访问网页,现在靠的是浏览器 + HTTP 协议
Anoma 想做的正是这样的“Web3 HTTP” —— 不只是连接,更是解释你想干什么,帮你高效完成,而不是告诉你怎么做
这很可能会成为链上 UX 的一次范式转变
3️⃣ ZK 是默认功能,不是插件🔒
很多链现在才开始补隐私,Anoma 天生支持零知识隐私。这意味着你可以证明你做了某件事,但不需要泄露你是谁,或者具体内容
未来链上协作,不只是钱包地址的互动,而是数据、身份、AI 的深度交汇。如果没隐私,根本无法扩展到真实场景。Anoma 把这个当做底层逻辑处理,而不是后期打补丁
4️⃣ 跨链不是选项,是默认状态🌐
在 Anoma 的世界里,不存在“你在哪条链”的概念,链是模块,组合使用。
用比特币、用Solana、用Cosmos都可以,核心在于“我要做什么”而不是“在哪个链做”
这种架构天然适合未来链间互操作的大趋势
5️⃣ 它不是做平台,而是做协议
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Anoma 不是想当一个超级应用平台,而是像 TCP/IP、HTTP 那样,成为所有链、DApp 能一起运行的底层协议
它的野心不是成为一个爆款项目,而是成为“万链之下的共通语言”
写内容、输出见解就能得分,有点像 Web3 版的“内容即贡献”。
这背后其实是在测试一种新的社会共识机制 —— 不靠矿机,不靠节点,而靠“表达”
从交易切换到意图驱动
从单链逻辑切换到跨链组合
从隐私可选切换到隐私默认
从平台思维切换到底层协议
✅说白了:它不是下一个以太坊,它是 下一个 HTTP
USDC0.01%
SOL0.53%
ZK5.76%
BTC0.67%
post-image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1
  • 分享
评论
0/400
hll2004vip
· 07-13 23:22
让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