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新加坡DTSP新规来袭 Web3项目面临全球合规挑战
Web3项目面临新加坡监管新规挑战,未来何去何从?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近日正式发布了对《支付服务法》下"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制度的最终监管回应,并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全面实施,无任何缓冲期。这一举措标志着新加坡对代币相关业务的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次DTSP新规的核心在于,MAS对"代币服务"的定义进行了系统性重构。不仅包括Token发行,还涵盖了项目方可能涉及的各类行为,如宣传、交易、转移、托管、OTC撮合等。同时,MAS将判断标准回归到"人在哪里、业务行为在哪里",而非仅依据注册地或链上部署。这意味着,即使项目的合约部署在链上,系统在云端,只要团队常驻新加坡并推进Token相关业务,就可能被视为"在新加坡营业"。
MAS明确表示将对DTSP发牌持"极度审慎"的态度,仅适用于极少数申请人。这不仅是一次牌照竞标,更像是针对项目治理结构的主动筛选。缺乏角色隔离、资金路径不清、责任划分不明的Web3项目架构,在这轮清理下将难以生存。
面对新加坡的监管收紧,许多项目方将目光投向了香港。然而,香港的监管体系同样不容小觑。虽然香港频频释放欢迎信号,但其监管框架同样强调"前置性结构设计",要求项目在用户准入、币种选择、托管机制等关键节点提供合规方案,并建立独立审计、反洗钱及风险控制制度。
其他备选地如迪拜、葡萄牙、塞舌尔等,要么缺乏成熟金融监管框架,要么合规路径模糊、难以持续。短期可以容身,但难以构建中长期合法性基础。
DTSP新规反映了一种更广泛的监管趋势:各司法管辖区不再接受"注册地拼图式"的Web3架构,而开始用"人在哪里、事发生在哪里"来界定责任归属。因此,Web3项目更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搬去哪里",而是如何构建一个可被穿透、可被问责、可持续运行的角色体系与权责框架。
这种监管演进也意味着投资人判断维度的升级。除了关注项目的白皮书、路线图外,投资人还需审视项目的"结构透明度",包括Token的合法发行路径、控制权结构、创始人法律风险等方面。
总的来说,新加坡DTSP新规标志着Web3市场正在迈入"身份治理"的新阶段。项目方不再只靠"叙事",而要交出结构设计的答卷;投资人也不再只看估值,而要追问项目是否准备好被监管穿透。这场合规回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发生,Web3项目需要重新思考其治理结构和合规策略,以适应这一新的监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