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治理新机制:解析愤怒退出的本质与误区

robot
摘要生成中

"愤怒退出":DAO治理中的保护机制

在DAO领域,"愤怒退出"(Rage Quit)是一个逐渐引起关注的概念。随着DAO的发展,一些组织面临分叉、创始人离开甚至清算的情况,使得这一术语越来越常见。然而,对"愤怒退出"的理解存在许多误区,甚至一些专业媒体也经常误用这一概念。

概念起源

2019年以太坊丹佛大会上,Moloch v1协议问世,这是一个用于创建捐赠型DAO的简洁协议。与其他复杂的DAO系统相比,Moloch v1的核心代码仅有400多行,使得资金汇集和管理变得简单高效。

在DAO治理中,少数派意见难以避免。通常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这可能导致多数派滥用权力,损害少数派利益。为解决这一问题,Moloch协议引入了"愤怒退出"机制。

"愤怒退出"的实施

当成员反对某项提案但未能阻止其通过时,Moloch协议提供了7天的宽限期。在此期间,反对者可以选择"愤怒退出",在提案执行前取回自己在合约中的剩余权益。

"愤怒退出"的关键特点包括:

  1. 由智能合约强制执行
  2. 仅限于上一轮投反对票的成员
  3. 只能在提案通过但未执行的宽限期内进行
  4. 退出成员只能取回合约中的剩余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愤怒退出"要求成员对DAO财库有直接、可追溯的投入。如果成员未向财库注资,则无法执行此操作。

协议演进

Moloch v1协议取得成功后,开发团队推出了Moloch v2,增加了支持共同投资等功能,拓展了应用范围。这引发了投资型DAO的热潮,如The LAO、Flamingo和MetaCartel等项目应运而生。

投资型DAO的"愤怒退出"机制比捐赠型更为复杂。它需要考虑已投资项目的股权或代币权益,涉及历史权益的确认和拆分。不同协议和变种在细节上有所差异。

常见误解

许多人对"愤怒退出"的理解存在误区。大多数DAO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并不满足实施"愤怒退出"的条件。许多DAO成员并未直接向财库注资,因此成员资格与财库余额无直接关联。

这类似于公司员工辞职或股东卖出股票的情况。他们可以退出,但通常无权提取公司资金。即使是DAO创始人提议"愤怒退出",也多是各方协商的结果,除非其权益与财库资金有明确对应关系。

Nouns DAO是个特例,它经历分叉后的新合约支持了类似"愤怒退出"的功能。这主要是因为Nouns本质上更接近捐赠型DAO,每次NFT拍卖都为财库带来可追踪的资金。

结语

"愤怒退出"概念的演变反映了技术与文化的交融。它不仅是一种制度创新,更代表了对自由、公正和共同体权益的探索。作为去中心化组织模型的一部分,"愤怒退出"机制为未来数字社会的运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考。

RAGE2.53%
ETH-2.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GasFeeNightmarevip
· 08-03 10:35
大热天提gas费爆了我得慌死 退钱是对的
回复0
ChainChefvip
· 08-03 10:29
原始治理方案终于得到了调整……但是老实说,这种退出机制仍然尝起来不够成熟。
查看原文回复0
NotSatoshivip
· 08-03 10:22
投了比特币 gg
回复0
Layer3梦想家vip
· 08-03 10:06
从理论上讲,愤怒退出 = 纳什均衡的递归子集,老实说...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