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上市公司加密财库策略引发担忧 专家警示潜在系统性风险
上市公司加密财库策略面临挑战,引发市场担忧
加密财库已成为上市公司的热门策略。据统计,至少124家上市公司将比特币纳入公司财务战略,作为资产负债表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比特币外,以太坊、Solana和XRP等加密货币也被部分上市公司采纳为财库策略。
然而,一些业内专家近期表达了对这一趋势的担忧。他们将当前情况比作当年的灰度比特币信托基金(GBTC),后者曾长期交易溢价,但溢价转为折价后成为多个机构崩盘的导火索。
一位银行数字资产研究主管警告,如果比特币价格跌破这些采用加密财库策略公司平均买入价的22%,可能引发企业被迫抛售。若比特币回落至9万美元以下,约半数企业持仓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微策略引领潮流,但高溢价背后存在风险
截至6月4日,某公司持有约580,955枚比特币,市值约610.5亿美元,但其公司市值却高达1074.9亿美元,溢价接近1.76倍。
除此之外,一些新采用比特币财库战略的公司也都背景显赫。例如,一家由知名投资机构支持的公司通过SPAC上市,筹集6.85亿美元全部用于购买比特币。另一家由某加密媒体CEO创立的公司与一家上市医疗公司合并,融资7.1亿美元购币。还有一家科技集团宣布筹资24.4亿美元打造比特币财库。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公司的操作模式与当年的GBTC套利模式在结构上极为相似。一旦市场转熊,其风险可能集中释放,形成"踩踏效应"。
GBTC的前车之鉴:杠杆崩塌导致机构爆雷
回顾历史,GBTC在2020-2021年曾风光一时,溢价一度高达120%。但进入2021年后,GBTC迅速转为负溢价,最终成为多家加密机构爆雷的导火索。
GBTC的机制设计是一场"只进不出"的单向交易:投资者申购后需锁定6个月才能在二级市场出售,无法赎回为比特币。这种设计在早期推动了二级市场的长期溢价。
然而,正是这种溢价催生了大规模的"杠杆套利游戏":机构以低成本借入BTC申购GBTC,6个月后在溢价市场出售获利。多家知名机构曾大规模参与这一套利模式。
牛市时期,这种模式运转良好。但当2021年3月加拿大推出比特币ETF后,GBTC需求骤降,溢价转为折价,杠杆结构瞬间崩塌。参与机构不得不在负溢价环境下持续亏损,最终导致一系列清算和爆雷事件。
上市公司加密财库策略:潜在系统性风险?
越来越多公司正在形成"比特币财库飞轮":股价上涨、增发融资、购入BTC、提振市场信心、股价继续上涨。这一机制可能随着机构逐步接受加密货币ETF和加密货币持仓作为贷款抵押品而加速运转。
然而,批评者认为,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将传统金融手段与加密资产价格直接挂钩,一旦市场转熊,链条就可能断裂。币价暴跌可能导致公司财务资产缩水、估值下降、融资受限,甚至被迫抛售BTC,形成恶性循环。
更严重的是,如果这些公司的股票被接受为抵押品,其波动性将进一步传导到传统金融或DeFi系统,放大风险链条。
尽管如此,也有分析认为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因为多数交易机构尚未广泛接受比特币ETF作为保证金抵押。
一位银行研究主管警告,若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可能引发企业被迫抛售。如果比特币回落至9万美元以下,约半数参与加密财库策略的企业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某些公司的资本结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风险杠杆模型,而是一套相对可控的"类ETF+杠杆飞轮"系统。通过灵活的融资方式和周期性调整,这些公司可能构建出较为稳健的财务模型。
总的来说,上市公司加密财库策略引发了市场对其结构性风险的争议。尽管部分公司采取了相对稳健的财务模型,但整体行业在市场波动中的表现仍有待观察。这轮"加密财库热潮"是否会重演GBTC式的风险路径,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